據悉,當華強方特宣布二次啟動IPO進程后,公司股價應聲大漲,短短兩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上漲近二成,截至發稿日,公司每股價格達到14.48元,總市值為141億元。
正當A股大開“獨角獸”企業IPO閘門之時,“熊出沒”也緊跟而來。
5月28日,國內主題公園龍頭企業華強方特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已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報送了上市輔導備案材料,目前正在接受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輔導期自5月29日開始。
據公告顯示,未來華強方特一旦向證監會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且上市的申請材料并獲受理,公司將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申請暫停交易。而至于具體的時間進程,華強方特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難以預計輔導時間,將會按照監管要求去推進,有需要披露的節點或進程,會以公告發布為準”。
這意味著,掛牌新三板“蟄伏”兩年半之后,華強方特終于向A股發起了再次沖擊,而如若轉板成功,國內A股主題公園板塊將迎來繼大連圣亞、宋城演藝以及華僑城A后的第三家主板上市的同類公司,而這個被譽為最接近迪士尼模式的主題公園企業也將完成其長達六年的宏愿。
不過,在國內加強規范主題公園建設發展,主題公園原創文化IP待培育以及華強方特諸如“政府補貼占比過高”等詬病影響之下,華強方特此次IPO能否得償所愿仍待后續觀察。
遇上“獨角獸”IPO風口
從行業形勢來看,華強方特轉板正踩在國內及港股加強對“獨角獸”企業吸納的節點上。據悉,長久以來,由于盈利及VIE架構問題與主板IPO制度不符,國內BATJ類科技互聯網獨角獸公司大多選擇港股 、美股等市場上市,這對于國內資本市場來說是一大損失。
2018年開年至今,伴隨著港股推進“同股同權”的上市改革措施,國內監管層也不斷表態支持“獨角獸”登陸A股市場,強化對新興行業企業的資本市場服務,面對A股及港股持續增強的吸引力,獨角獸企業紛紛出走新三板。
華強方特就是其中的一員。事實上,早在2012年,華強方特就已經開啟了IPO計劃,但因遭遇漫長的IPO停擺期選擇了主動終止,并于2015年12月28日轉戰新三板。時至今日,華強方特憑借多元業務模式,不僅成為新三板中的明星企業,并且在全球主題公園的比拼中,2017年蟬聯第五名。
從業績來看,華強方特近三年的營收能力也逐漸增強。按照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華強方特在2015–2017年期間,營業收入分別為28億元、33.5億元和38.62億元;凈利潤則分別高達6.63億元、7.08億元和7.47億元。與華僑城A有不小的一段差距,但已經超過了同為A股上市的宋城演藝及大連圣亞,后兩者2017年的營收分別為30.24億元和3.45億元。
不過,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向時代周報記者指出,與其說華強方特的轉板受益于國內獨角獸企業IPO風口,更多的還是因為在國內文旅產業興起之下,華強方特的優勢逐漸得以顯現,其規模和實力都達到了這個節點。
無論是何種因素,資本市場顯然已經給出了支持的表態。據悉,當華強方特宣布二次啟動IPO進程后,公司股價應聲大漲,短短兩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上漲近二成,截至發稿日,公司每股價格達到14.48元,總市值為141億元
“比肩迪士尼”
華強方特成長的6年,實際上也是國內文化旅游產業強勢發展的時期,而中國主題公園經過20多年的發展也培育出了諸如華僑城、長隆集團等行業龍頭。在日前發布的《2017年全球主題公園調查報告》,華僑城、華強方特和長隆集團包攬全球主題公園的第四五六名,且三家企業增速均在10%以上。
雖然包括國內在內的亞洲地區主題公園平均增幅不斷攀升,但該報告指出,國外主題公園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中門票占比30%,購物占比30%,衍生品等其他占比40%以上。相比而言,國內大量的主題公園目前主要還是依賴門票經濟,文化創新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事實上,原創文化IP及成熟完善產業鏈的缺乏,一直是國內主題公園面臨的行業通病。相比之前華僑城A憑借“地產+旅游”的路徑突圍而出,華強方特則拋棄了大多數國內主題公園以房地產為主要盈利點的傳統模式,模仿全球主題樂園霸主迪士尼,圍繞著自己的IP、影視、電影、動漫角色打造主題公園,迎合當下中國市場努力本土化的嘗試。
在宋丁看來,“要說國內哪個主題樂園更像、更接近迪士尼,無疑就是華強方特了,雖然其品牌的知名度及盈利能力還稍欠一籌”。據了解,華強方特通過實施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戰略,形成了以創意設計為龍頭,以特種電影、動漫產品、主題演藝、影視出品、文化衍生品、文化科技主題公園為主要內容和支撐的全產業鏈體系。
其中,由華強方特制作打造的超級動畫IP“熊出沒”是當前國內衍生品產業開發最好的品牌之一。據負責“熊出沒”衍生品全線開發的華強方特高級副總裁尚琳琳此前告訴媒體,早在2014年,熊出沒衍生品的年產值就已經超20億元,而這個數字還在已經被刷新至突破25億元。
從華強方特2017年也營收業務構成來看,公司實現的38.63億元營收中,文化科技主題公園業務包括主題公園運營、創意設計、主題公園建設,三大細分業務的總收入占比分別為54.7%、18.0%和1.2%;而文化內容產品及服務業務,包括特種電影、數字動漫、文化衍生品,三大細分業務的總收入占比分別為17.4%、5.6%和3%。
相比之,大多數的主題公園都有嚴重的門票收入依賴癥,據執惠統計顯示,大連圣亞2017年的門票銷售收入占據總營收的87.34%,港股上市的海昌海洋公園2017年門票銷售收入占比為70.4%,宋城演藝占比則也有近50%。
“國內主題公園運營向來忽略原創IP的塑造,但在2012年就創作出了‘熊出沒’的華強方特具有起步優勢,在國內推動文旅產業整體發展的情況下,其更容易收到資本的青睞?!彼味r代周報記者分析道。
“政府補貼占比過高”問題待解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對標“迪士尼模式”上贏在了起點,華強方特要成功實現IPO,仍然面對此前頻頻被詬病的“政府補貼占比過高”的問題。
華強方特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與公司日?;顒酉嚓P的政府補助3.2億元,約占華強方特當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43%。同時,從會計政策變更前的數據來看,2014–2016年華強方特分別獲得政府補助3.37億元、2.47億元、3.53億元,占凈利潤比例為47.39%、37.79%、49.7%。
在外界看來,幾近一半的盈利占比讓華強方特的盈利能力有待考驗。對此,上述的華強方特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士解釋表示,來自政府的營收是公司在早期自投建設樂園中,政府對于公司代為進行的“三通一平”等基建工程給予的回報,這筆回報通過遞延體現在財報中,“公司未來通過合作模式來進行樂園開發,這一營收來源也就不會存在了”。
可見,由于主題樂園向來占地面積大,前期投資多,回收周期長,政企合作的開發亦是其中一種常見的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在有關部門出臺《關于規范主題公園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除了明確限制和規模主題公園與房地產的開發模式之外,還要求嚴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穩妥把握主題公園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節奏。
這一要求很大程度上對目前主題公園的盈利模式作出了更改,但不管是切斷了地產對于主題公園的盈利“輸血”,還是影響了政府在主題公園的開發投資力度,包括華強方特在內的主題公園企業都將面臨盈利能力的考驗。
不過宋丁也指出,上述政策是對國內主題公園開發整個產業發展的全面規劃和規劃,只要做好政策的銜接,提交相關的資料,“政府補貼占比過高不會影響華強方特的轉板”。